
近期,台灣衛生當局宣布,成人可於接種第二劑疫苗五個月後期待施打包括莫德納、BNT(輝瑞)以及高端疫苗在內的全廠牌混打第三劑的新政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AZ(阿斯利康)疫苗並未被列入新一輪的優先混打名單,本篇將深入探討該現象背後的原因與相關疫苗策略。
全廠牌混打策略的推動動因
根據指揮中心的最新公告,成人只要符合年滿18歲且距離第二劑疫苗接種已超過五個月,即可符合接種第三劑的資格。這項措施主要是因應Omicron等新變種病毒的出現,促使衛生指揮中心提升疫苗接種率,以加強民眾免疫防護力。實施全廠牌混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疫苗接種的彈性,並針對不同疫苗印象及個人健康狀況作出調整。
為何AZ疫苗未列入優先混打名單
儘管AZ疫苗在台灣為接種人數最多之一,達到超過1500萬劑接種量,但它在第三劑混打的名單中並未被列為優先選擇。專家指出,這主要源於AZ疫苗的免疫效果較其他mRNA疫苗相對較弱的研究結果。根據英國的觀察結果,經大量施打AZ疫苗的群體,在疫情控制和保護力方面的表現明顯較為不足,因此英國政府也針對AZ疫苗推出了加強劑策略,以提升整體免疫效果。
專家對AZ疫苗效果的分析
衛生官員與專家指出,AZ疫苗作為追加劑的效果相較於莫德納或BNT來得較差,這也是現行政策未將AZ列入優先混打名單的主因之一。不過,他們也強調,部分人群可能對mRNA或蛋白質疫苗產生過敏反應,因此仍建議在個案評估後,若有嚴重不良反應,醫師會建議患者選擇AZ疫苗作為第三劑選項。
疫苗效果研究與國際經驗
台灣的決策是參照英國的疫苗施打數據,觀察到AZ疫苗在實際使用後,其保護率確實較低,促使國內延長了第二劑與第三劑的接種間隔。此外,英國過去也曾因AZ疫苗的保護效果不足,於2021年調整加強劑策略,鼓勵民眾使用核酸疫苗來獲得更佳防護力。
未來展望與注意事項
衛生當局表示,關於第三劑疫苗混打政策,將持續依照國內外科學研究與疫情變化進行調整。特別提醒,尚未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的高端疫苗,出入境政策可能受到限制,民眾應自行評估相關風險。衛生官員也透露,近期將釋出更多第三劑疫苗混打的研究報告,讓疫苗選擇更加多元與科學依據充足。在國際疫情持續演變中,疫苗調度策略必將隨時與國際經驗同步更新,專業意見仍是民眾最重要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