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慢性病醫療新知

青少年第二劑疫苗接種疑慮升高 春節檢疫措施或將放寬至7+7

青少年疫苗接種安全性引發關注 新政策暫緩第二劑施打

近期關於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第二劑的公共衛生疑慮再度成為焦點。由於部分國際研究指出,青少年在接種BNT疫苗後,心肌炎的風險似乎較高,尤其是第一劑與第二劑之間的風險差異明顯。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台灣疾管署已決定暫緩12至17歲青少年的第二劑疫苗施打,並將延長間隔時間至第10週,待進一步評估心肌炎個案與疫苗接種的既有數據。

醫療專家建議與最新疫苗政策動態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專家指出,青少年的疫苗接種因為心肌炎的潛在風險,應慎重評估是否適合在此階段進行第二劑接種。儘管疫苗施打率仍有提升空間,但在預防重症方面,醫師們建議在充分考量風險與專業建議下,延後青少年的第二劑施打,以維持整體公共衛生的安全性。

國際疫情風險分層與入境防疫策略推薦

國際疫情狀況與風險評估

根據台大公共衛生研究團隊的國際風險分層,部分高疫苗接種率國家如比利時、愛爾蘭與新加坡,儘管疫苗覆蓋較高,但仍因非藥物干預措施不足或疫苗突破性感染而疫情再度升溫。此外,中國大陸等疫苗施打率高但疫苗效能有限的國家,同樣存在疫情擴散的可能。低疫苗覆蓋率且通報不完整的國家,例如剛果、敘利亞和緬甸,則因為未能完全掌握疫情真實情況,入境風險更高,須採取嚴格控制。

入境台灣的高風險國家管控建議

  • 疫苗施打率高且疫情低風險國家:考慮開放「綠色通道」,較少限制。
  • 疫苗施打率高且疫情較嚴重國家:可以縮短檢疫時間,但仍要求居家自主健康管理。
  • 疫苗施打率低且疫情低或高風險國家:維持現行14天嚴格檢疫措施,確保社區安全。

春節期間檢疫措施可能放寬至7+7方案

考量到春節返台人潮激增,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正評估將現行「10+4」檢疫規定放寬至「7+7」,即入境者前7天留置於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後7天則在家中自主健康管理。指揮中心已證實相關方案正處於評估階段,預計在本週宣布最終決策。

目前,國內約有3400多間防疫旅館與3600多個檢疫房間,預估「7+7」將能容納更多入境檢疫者,有助於緩解目前檢疫場域有限的狀況。

疫苗接種條件與入境規範

放寬方案將要求入境者須完成兩劑疫苗接種,且兩劑之間間隔滿14天,適用於使用世衛組織緊急許可疫苗(如輝瑞、莫德納、阿斯特捷利康等)或我國授權疫苗(如高端、國藥、科興等)。未來,未完成疫苗接種或年齡未滿12歲者,仍需依照現行14天或「10+4」的規範進行檢疫,確保國內公共衛生安全。

國內外疫情動態與風險分層策略

國際疫情發展與風險分析

專家提醒,歐美多國因為疫苗突破性感染與非藥物措施不足,疫情仍有再起的可能。台灣在國際疫情風險中的定位屬於低風險國家,但因青少年疫苗接種率僅約四成,仍須持續監控與評估進入國內的風險。此外,通報與疫苗效果的變化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尤其是低施打率國家的疫情狀況可能因資料不完整而高估或低估真正的風險水平。

針對不同國家的入境管制建議

  1. 疫苗施打率高且疫情控制較佳國家:可以適度放寬入境限制,例如開放「綠色通道」。
  2. 疫苗施打率高,但疫情較嚴重國家:縮短檢疫期,但仍監控自主健康管理。
  3. 疫苗施打率低或疫情報告不完整國家:維持嚴格14天檢疫,防範潛在傳播風險。

防疫策略的未來展望

面對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與病毒變異的挑戰,持續根據國際疫情風險層級調整出入境政策,並嚴格推行疫苗接種及檢驗措施,仍是台灣防疫的重要策略。青少年的疫苗安全與適宜性,亦需要配合國際研究與國內醫療專家的專業判斷,審慎推動疫苗政策的科學調整,才能有效防範疫情擴散,同時兼顧民眾的健康權益與生活便利性。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