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查詢癌症醫療新知

腦中風急救指南與治療關鍵:掌握黃金4.5小時內的救命時機

腦中風的症狀與及時救援的重要性

腦中風是一種突發性疾病,若能在第一時間辨識症狀並迅速採取行動,將大幅提高康復機率。典型的中風徵兆包括突然口齒不清、偏癜、單側肢體無力或麻木。作為專業醫療人員與健康倡議者,我們強調「時間就是腦力」,掌握黃金4.5小時的急救黃金期,能有效阻止腦細胞死亡,降低長期殘障的風險。

快速辨識腦中風並撥打119的黃金口訣

當出現以下任何一項腦中風症狀時,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19,並在救護人員抵達前做出關鍵動作:

  • 微笑測試:患者是否微笑不自然或歪斜
  • 舉手測試:雙手是否能同時舉起或有偏差
  • 說話測試:口齒是否清晰、是否有語言障礙

只要任一項症狀明顯異常,立即撥打119,讓專業救護團隊協助送醫,縮短就醫時間,掌握黃金治療時機。

在黃金4.5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的治療關鍵

血栓性腦中風(缺血性腦中風)約佔所有腦中風的80%,其關鍵治療為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能溶解阻塞腦血管的血栓,恢復血流。研究顯示在發病後的4.5小時內施打rt-PA,有助提高患者的康復率,降低殘障與死亡風險。醫界提醒,延誤救治將使多達數百萬腦細胞喪失,預後可能衍生嚴重後果。

國內血栓溶解療法實施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指出,國內血栓溶解率僅約5.5%,遠低於美國、德國近20%的施打比率,也遠不及瑞典的8%至10%。造成低施打率的原因包括民眾對腦中風的認知不足、醫療資源不均衡、經濟負擔以及就醫流程繁瑣。幸運的是,自2023年10月起,健保已放寬血栓溶解劑的給付範圍,大幅降低患者經濟壓力,促使救治率有所提升。

強調早期辨識與正確送醫的重要性

臨床上,若未及時辨識腦中風症狀,導致延誤治療,不僅會引發嚴重後遺症,更可能失去寶貴的治療黃金期。民眾應熟記「微笑、舉手、說你好」的迅速判斷口訣,並在症狀出現時立即撥打119,確保專業醫療及時到位。此外,部分偏鄉地區醫療資源缺乏,加上家庭成員對症狀的誤判,也容易延誤診療時間,加重病情。

醫療流程優化與預防策略的重要性

完善的醫院急性腦中風診療流程能有效縮短診療時間,提高治療成功率。台灣衛生福利部亦要求醫院建立標準化的急性腦中風處置流程,確保病人能於黃金時段內接受最佳治療。從預防層面來看,台灣醫界建議加強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並戒菸、規律運動、預防心房顫動,以降低腦中風發生率。

有效的預防措施必備七件事

預防腦中風需配合「開門七件事」,包括:控制血壓、血糖與血脂,定期服用抗血栓藥物、戒菸、預防心房顫動,並保持規律運動。只要及早掌握血壓、血糖的數據,配合健康檢查與生活調整,便能有效降低中風風險。記得身體任何異常症狀都要高度警覺,第一時間撥打119,才能獲得快速專業救援,最大程度保存腦部功能。

提供正確知識,提升全民腦中風防治意識

普及腦中風知識,建立每個人的急救意識,是降低致死率和致殘率的關鍵。透過正確認知症狀、快速反應與及時就醫,將能有效挽救更多腦血管事件中的生命。健康專家呼籲,除了日常健康管理外,也應重視中風早期徵兆,提升整體公共衛生水平,讓我們遠離腦中風的威脅,守護寶貴的腦力資產。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