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許多助眠保健食品在市場上廣受歡迎,但真正有效的成分到底有哪些?在選擇助眠保健食品時,了解其中的科學根據與核心成分尤為重要。本篇將深入解析關於助眠保健食品中常見成分的實證研究,並提供挑選指南,幫助消費者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助眠產品。
助眠保健食品的茶點成分:色胺酸與芝麻素的科學證明
成分選擇的重要性:科學實證為根據
許多市售助眠產品會加入GABA、芝麻素以及色胺酸作為主要成分,但根據國際知名的文獻數據庫Pubmed的資料,與色胺酸相比,芝麻素的科學研究量依然偏少,僅有2篇相關研究文章。相較之下,色胺酸的研究數量已超過千篇,證明其在助眠方面具有較堅實的科學基礎,因此在選擇助眠保健食品時,應該特別留意成分的科學實證與庫存文獻的豐富程度。
對GABA的科學爭議:效果仍有待證實
GABA作為一種常見的助眠成分,至今缺乏充分的科學證明其能直接作用於關鍵的入睡部位。根據2020年的國際綜合文獻整合結果,對GABA在舒壓和睡眠效能的證據仍屬於待證狀態,因缺少足夠的人體實驗資料來佐證其「真實」效果。圖一顯示目前GABA相關研究多集中於舒壓和放鬆,對其真正能幫助睡眠的效果仍有疑慮。
助眠成分的科學研究與劑量關鍵
劑量不足可能導致效果等同安慰劑
在選購助眠保健食品時,成分的濃度和劑量是關鍵因素。江欣樺營養師提醒,許多產品包含科學證實的原料,但實際劑量卻未達到科學研究建議的標準,這樣的產品可能只是打著科學旗號的安慰劑。例如,2015年的研究指出,芝麻素要和維生素E配合使用,且劑量需達到10毫克芝麻素與55毫克維生素E,才能有效改善睡眠品質。然而,許多市售產品未明確標示或未達到這個標準,消費者在選擇時須格外留意產品成分濃度。

缺乏人體實驗支持的成分:不建議盲信
選擇具備人體實驗證據的助眠成分,才能有效避免被誤導。根據國際期刊公開的研究,色胺酸已有超過百篇的人體臨床實驗,科學證據較為充分。而芝麻素則是因缺少足夠的人體數據,江營養師認為不宜盲目推崇。
有科學根據的助眠成分:專業推薦的選購法則
以國際研究為標準:色胺酸的科學證明
色胺酸是幫助入睡的重要營養素,根據2020年國際文獻回顧,補充至少1000毫克的色胺酸才會呈現顯著的助眠效果。美國出產的色胺酸原料因品質較佳且價格較高,但較能保證效果;相較之下,中國大陸產原料價格較低,卻可能影響其品質穩定性。圖三闡述色胺酸對入睡的助益,建議有助眠需求的用戶選購時以科學數據作為判斷標準。
聖羅勒萃取:降低壓力促進睡眠
現代人壓力高,導致睡眠品質下降。江營養師指出,聖羅勒萃取(又稱樂舒寧)具有降壓的研究證據,過去的8週研究結果顯示,每日補充250毫克聖羅勒萃取能降低66%的壓力,並能在14天內產生明顯的改善。這種成分在助眠配方中扮演著降低壓力、促進放鬆的角色,值得關注。
經過人體實驗驗證的複方配比:維生素B6與B12
除了色胺酸和聖羅勒,其他有助於維持良好睡眠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B6與B12。維生素B6是血清素合成的關鍵因素,有助於調節情緒與入睡,而B12則協助神經系統健康。這些成分搭配使用,可進一步提升睡眠品質,幫助人們更快入睡且睡得更穩健。

專業提醒:選擇科學配方的助眠保健食品
最後,江營養師建議,維持良好睡眠不只靠助眠營養素,更應配合均衡飲食、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如需額外補充,可優先挑選經過科學實證的助眠產品,例如「晚安3秒樂舒寧®」,才能有效提升睡眠品質,避開盲目跟風的陷阱。
綜合現有的研究資料和臨床實驗,成分的品質與劑量控制在購買決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只要謹慎挑選,助眠之路或許不再是迷思,而是可以科學證明的生活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