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腎臟病的早期症狀與營養調整要點
腎臟疾病的進展可分為五個階段,早期階段多數患者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惡化,可能出現夜尿、泡泡尿、身體水腫(包括眼皮和下肢)以及貧血、食慾不振與疲倦等問題。當進入末期腎臟病,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可能需要透析(洗腎)來協助身體排除廢物。然而,透析前後的營養管理差異較大,對腎友的飲食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透過正確的營養策略,可以有效緩解腎臟病的相關症狀。
預防腎性貧血與重要營養素的補充
腎臟病患者需避免攝取過多鹽分、味精和高湯,並選擇低糖、低鈉、低磷、低鉀的飲食,以降低腎臟負擔。研究指出,超過九成腎友因腎臟產生紅血球生成素(EPO)能力下降,加上缺鐵,導致腎性貧血。此狀況伴隨鐵、葉酸與維生素B12缺乏,即使施打EPO,也無法完全改善血紅素下降的問題。營養師建議腎友們應特別注意補充這三大元素,協助身體維持正常造血功能,並減少貧血帶來的疲憊感。
洗腎族的血脂與排便管理
進入透析階段的腎病患者,營養需求轉為重點在於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取,因為洗腎過程會流失大量營養。除了限制鉀、磷與鈉外,蛋白質的充足補充對於維持身體營養狀態與促進排便同樣重要。由於多數洗腎患者因年長或牙口不佳,偏向清淡飲食,這可能影響蛋白質的攝取。營養師建議可以選用含有維生素B1和鋅的營養補充品,以幫助改善食慾及促進營養吸收。
血糖控制與腎臟病的關聯
高血糖不僅傷害腎臟,也促使糖尿病患者併發腎衰竭。研究指出,近半數洗腎病友存在糖尿病合併症。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應避免過多油脂與糖分,同時確保足夠的蛋白質與膳食纖維攝取,有助於穩定血糖。在選擇營養補充品時,建議優先選擇含有高吸收率的鉻(如吡啶甲酸鉻),能協助醣類代謝,控制血糖水平。
腎病患者營養補充品的關鍵要點
補充營養品能幫助腎友應對飲食困難,尤其在食慾不佳或吞嚥困難時更為重要。營養師強調,選擇適合腎臟病、透析或合併糖尿病的營養補充品,應注重限制磷、鉀、鈉含量,並特別留意膳食纖維、鉻,以及補血的三大營養元素。這些營養素常被忽略,卻對維持腎友的身體機能具有重要作用。適合的營養品事先經過評估,能幫助促進血液健康與整體營養均衡。
專業建議:如何挑選正確的腎臟營養補充品
腎臟疾病患者在選購營養補充品時,應避免過量攝取磷、鉀和鈉,並確保蛋白質適量攝取。此外,鐵、葉酸和維生素B12也是不可忽視的補血元素。營養師提醒:若在飲食中難以攝取足夠的營養素,補充品能成為有效的替代方案。挑選時,建議優先選擇含有高吸收率的營養素配方,並根據個人身體狀況制定補充計畫,以支持腎友的日常營養需求。
結語
透過科學的營養管理和適合個人需求的補充策略,腎臟病患者不僅能減少併發症,也有望提升生活品質。專業的營養師將持續關注腎病營養的最新進展,為每一位患者制定合適的飲食計畫,幫助他們在疾病管理中找到最佳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