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慢性病醫療新知

基隆市的健康策略與公共衛生成就分析

在台灣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基隆市正積極推行多項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措施,力求打造安全、健康的居住環境。本文將分析基隆市在推動全民健康方面的主要策略、成就以及面對的挑戰,並探討其在慢性病防治、長者健康管理及傳染病控制等方面的努力與成效。

推廣健康生活型態與營養均衡

鼓勵全穀與未精緻糙米的攝取

根據相關調查,基隆市民每日攝取米類及未經精緻處理的根莖類蔬菜的比例仍偏低,約在14%至15%。多數市民缺乏攝取全榖雜糧的習慣,原因多為對口味不適應或不便於烹飪。為改善此狀況,基隆市政府制定多項策略,包括在社區推廣烹飪實作課程,指導消費者認識健康標章食材,並協助備餐志工設計高纖、低糖、營養均衡的全穀菜單。此外,當地也積極結合社區團膳團體,將全榖與未精緻雜糧融入日常飲食中,提供多元的健營選擇。

社區營養教育與民眾參與

除了烹飪課程,基隆市還促進全民食品認知,尤其針對長者族群。透過社區營養師的衛教與諮詢服務,幫助民眾了解選擇全榖產品的重要性,並利用社區資源推廣健康飲食文化。這些措施不僅提高民眾對於營養均衡的認知,更有效提高了全榖的攝取率,朝向建立全民健康飲食模式邁進。

運動科技應用與長者健康管理

智慧化長者健康評估

基隆市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技術,推動長者健康整合性評估(ICOPE),發現約有五成的長者存在功能衰退問題。透過結合健康促進站與AI科技,收集包括身體數值、體適能測試及血液數據,實現數據可視化與個人化運動建議。民眾能直觀掌握自身健康狀況,獲得即時回饋與改善方案,促使有效預防功能退化並延長健康高齡的時間窗。

科技與運動的結合

除了傳統的身體訓練,基隆市也將水中操、拉力帶訓練與繩梯操列入長者課程,並與民間科技公司合作,利用AI分析介入前後的身體指標變化,助力運動成效的精準追蹤。這種創新模式不僅提升長者的運動參與度,也為長者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範例,展現科技在公共衛生領域中的應用潛力。

傳染病防控與疫苗接種策略

疫苗普及及公共衛生政策

在傳染病防治方面,基隆市反應迅速,將肺炎鏈球菌疫苗列入長者公費疫苗範圍,並積極推動一站式疫苗接種服務,整合COVID-19、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方便長者完成多項預防措施。該市長者疫苗接種率已達52.4%,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展現公共衛生政策的有效性。為應對新興疫情,如M型痘病例,市府也在短時間內成立專診服務,並主動深入社區高風險場所進行疫苗接種,提升群體免疫屏障,有效降低傳染風險。

多層次疫情監測與應變

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期間,基隆市建立嚴密的監測系統,並強化跨局處協調與醫療院所合作,進行模擬演練與後備醫療資源配置。透過積極收集疫情指標數據與疫苗接種意願,提升整體防疫品質,並在112年度獲得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評比中的優等獎,彰顯市政府在公共衛生事務中的卓越表現與努力。

長者生活品質與心理韌性

逆境中的心理韌性資產

基隆市也重視長者的心身健康,尤其是提升心理韌性,以應對跌倒骨折及抗癌經歷帶來的心理負擔。許多高齡長輩展現出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透過社區支持與心理輔導,活出多彩的人生。市府鼓勵長者持續參與社區活動,建立積極心態與社交關係,進而提升整體生活品味與心理健康。

綜合來看,基隆市在公共衛生政策、多元健康促進與科技應用方面展現出積極進取的姿態,未來仍須持續深化在慢性病預防、長者照護與傳染病防控的努力,才能為市民繼續守住健康底線,創造宜居宜康的優質城市環境。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