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

2025流感疫苗全面解析:公費品牌差異與接種指南

本文提供最新的2025年度流感疫苗相關資訊,涵蓋公費疫苗品牌差異、施打時間、對象範圍、副作用以及疫苗選擇指南。對於市面上多款流感疫苗,尤其是公費原則與建議接種人群,本文將一一說明,幫助民眾做出明智的疫苗決策。

 

公費流感疫苗的施打時間與流程

2024年度的公費流感疫苗施打將分為兩個階段,自10月1日起開始第一階段,11月1日進入第二階段。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10月1日起,如果民眾陪同符合第二階段施打資格(如50~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在第一階段接種流感或新冠疫苗,醫療院所仍可同時提供新冠疫苗接種,且不受第二階段開始時間限制,方便民眾統籌接種安排。

如何查詢公費流感疫苗醫療院所

由於台灣醫療資源豐富但分散,衛生主管部門提供「流感防治一網通」平台,讓民眾可根據所在縣市、行政區及醫療機構名稱查詢合約醫院、診所名單。在前往施打前,建議先電話預約確認疫苗庫存與施打時間,以避免等待或返空手而歸的情況,確實提升疫苗接種效率。

五大品牌的主要差異與施打對象

廠牌/名稱產地培養方式施打年齡
賽諾菲菲流達法國雞胚胎病毒6個月以上
葛蘭素史克伏適流德國雞胚胎病毒6個月以上
東洋輔流威適德國細胞培養6個月以上
國光安定伏台灣雞胚胎病毒3歲以上
高端疫苗台灣雞胚胎病毒3歲以上

五種主要品牌皆屬於四價流感疫苗,且經過嚴格審查及核准,確保品質安全。品牌主要差異在於產地與培養方式,建議依照醫師建議或個人需求選擇額外保護力較佳的細胞培養型疫苗,尤其是免疫較弱人群。

民眾可以選擇特定品牌接種嗎?

由於公費疫苗採取「先到貨、先施打、先使用」制度,疫苗品牌將以「隨機」方式配給接種對象,民眾無法自行選擇具體品牌。若有特殊需求或偏好,可以在預約或施打時表達意願,但最終仍以醫療機構實際配貨為準。建議重視疫苗效力與安全性,不必過度追求品牌優先次序,按時接種以獲得最佳保護。

 

流感疫苗副作用風險與預防

接種流感疫苗可能出現輕微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短暫發燒、頭痛或肌肉酸痛。這些多在幾天內自我恢復,嚴重過敏反應則屬少見,若出現呼吸困難、嘴唇浮腫、心跳加快等過敏併發症,應即時就醫。此外,建議施打後在接種現場休息30分鐘,若有不適應立即通報醫護人員進行處理。

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接種間隔

多數醫學專家認為,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可以同時接種,且不需特別安排時間間隔。不同疫苗類型的疫苗(包括非活化疫苗)可在同一時期施打,只需避免在同一手臂,或在不同部位進行注射。如有疑慮,建議依照醫師建議安排最佳接種策略,以確保自身免疫力並降低感染風險。

感染過新冠病毒後仍可接種流感疫苗嗎?

感染新冠病毒後,仍可接種流感疫苗,因為兩者屬於不同病毒,產生的抗體也不同。只要新冠病毒感染已經緩解且未處於急性期,即可進行流感疫苗接種。醫師提醒,即使剛康復,也可能再次感染流感病毒,因此兩種疫苗的接種時間並不需要錯開,建議及時施打來加強免疫能力。

接種流感疫苗後,應注意的事項

建議在接種後在醫療負責或附近休息,不超過30分鐘,監測有無過敏或不適反應。並留意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如有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註明施打時間並保存疫苗卡,以便醫師迅速判斷處理。此外,及早接種、避免受涼,是預防流感的最佳方式。

相關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